日照高新区:依托乡镇社工站构建4321“齐‘新’‘河’力”模式
公益在线山东日照讯(记录者 张作娟 唐晓丽)日照高新区现辖河山镇6个城市社区和9个新村,区域面积8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万,其中特困、低保、低边、孤困儿童等困难群体共2581人。自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心,以“稳”“实”为总基调,以河山镇社工站为依托,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积极构建“4321”工作法,逐步形成区镇一体、多方联动的“齐新河力”服务类社会救助品牌。
一、建立“四张清单”,社工站主导实现精准救助 通过建立服务队伍、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和服务项目“四张清单”,确保救助工作靶向精准、覆盖全面。一是以社工站为主导整合全镇67名持证社工,联合民政协理员组成106人的专业服务队,按南北片区结对包保,确保重点对象有专人跟进,开展需求摸排、走访关怀、协办代办等专业化服务,并充分发挥党员社工的带头作用。二是由社工站全面梳理全区弱势群体,精准识别并建立首批103名重点服务对象清单。三是通过“线上监测+线下走访”双向摸排,由社工综合评估形成需求清单,实现因人施策。四是依托社工站积极链接48家社会力量,整合政策与社会资源,建立涵盖老年人、儿童、全职妈妈等多群体的21个专业服务项目,推动救助资源精准落地。 ![]() ![]() 在区社会事业局、河山镇便民服务大厅及15个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设立“齐新河力”服务阵地,实现标识清晰、人员到位、政策公开、流程顺畅。每个阵地安排持证社工和民政协理员轮值,提供资源链接、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社工站依托“高新阳光链”数字平台开发社会救助模块,创新推出“暖新小爱”政策问答助手,通过AI算法实现需求与政策的高效匹配,增强救助的时效性与便捷性。 ![]() ![]() 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主导作用,社工站强化跨部门协作,定期召开救助例会,整合人社、卫健、教育等多方资源,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通过专家培训、和谐使者智力支持,以社工站为基础不断提升队伍专业能力,持续推动特困照护、危房改造、“希望小屋”等项目落地。同时,以社工站作为关键桥梁,广泛链接高校、医院、企业等社会资源,构建覆盖教育、医疗、就业等多维度的救助网络。2024年以来,社工站联合多家单位开展近百场救助活动,服务1400余人次。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活内生动力,在社工站支持下目前已孵化29个社区组织、27支志愿队伍,打造“Fan事有我”“樱花树下”等多个服务品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0余次,服务超2000人次,实现社会救助本土化、常态化、可持续化。 ![]() ![]() 社工站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监督,主导构建“收集—办理—反馈—评估”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救助事项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借助“四张清单”分类需求、“三级阵地”主动摸排,实现问题早发现、快响应。通过满意度回访与第三方评估保障服务实效,横向打破部门数据壁垒,纵向贯通区、镇、社区三级职责,避免重复救助与遗漏。社工站全面依托“高新阳光链”平台实现需求在线提交、进度实时可查、结果自动归档,全面提升服务透明度与管理效能。 下一步,日照高新区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持续聚焦困难群众需求,不断优化“4321”工作法,进一步强化社工站在基层治理中的专业核心地位,通过强化部门协同、优化服务流程、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推动该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扎根生效,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温暖与保障。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张作娟 |
下一篇:完善救助模式,温暖千家万户
最新内容
- 新希望小记者研学行:浮来山寻韵 航空基地悟奥秘
- 完善救助模式,温暖千家万户
- 日照高新区:依托乡镇社工站构建4321“齐‘新’‘河’力”模式
- 莒县第二实验小学:新生入学仪式启梦新篇
- 母女同行做公益 团队助学共前进
- 莒县:走访困境儿童 传递社会温暖
- 情暖童心 关爱社会——胜利东街社区福利儿童公益活动
- 东阳市精康服务指导中心|夏日清凉—横店镇精康服务站携手送关怀
- 原平市爱心助学站“启航”项目和“情暖学子,圆梦育人”活动兑现会圆满召开
- 莒县儿童主任协会组织困境儿童开展“N+1”研学活动
-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公益亲子活动在莒县碁山温情启幕
- 莒县夏庄平安护夏志愿者协会开展困境儿童帮扶活动
- 八一暖兵心 | 莒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走访小店镇老兵 关怀暖心间
- 探秘“检察蓝”莒县儿童主任协会带小记者走进检察院学法律强意识
- 《莒风诗韵》古城开拍 以诗为媒传古韵
- 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奉献爱心 传递温暖
- 转作风 提能力 担使命│莒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庆“七一”系列活动
- “七一践初心 助残传真情”走进安庄镇慧灵助残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