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人民法院探索实践“123齐步走”工作模式
公益在线(公益记录者 赵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探索实践“123齐步走”工作模式,助力诉源治理之花怒放在北方海南。
笃定1个目标,将60%以上的民商事纠纷通过“调解+速裁”的方式,在法院驻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团队得到“一站式”调处,有效将纠纷化解在诉前,真正实现诉源治理和案件繁简分流。2022年,驻区域社会治理中心“调解+速裁”团队办案数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62.2%。 运用2大法宝,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进驻区域社会治理中心。2021年6月,海南区人民法院组建了专业的“调解+速裁”团队,进驻乌海市海南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在区委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驻中心公安、司法等部门及社团组织等多调联动,建立了“纠纷调处—司法确认—诉讼引调—诉讼”的全链条服务机制,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主动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建设。强化人民法庭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巴音陶亥人民法庭作为乌海市唯一的农区法庭,围绕农区涉土地、宅基地流转遗留问题多等特点,对接镇“老书记”工作室、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合力,推动“府院”联动常态化运行,签订“无讼乡村”联建共建框架协议,成功通过诉前调解化解了巴音陶亥镇100多名村民涉土地流转纠纷。公乌素人民法庭主动对接镇党委政府一体化矛盾纠纷解决中心工作,积极为公乌素镇利民社区打造“无讼社区”提供法律指导和支持。 建设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平台。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室。早在2016年,针对辖区内3000余户居民欠交物业费案件,海南区人民法院先行先试,在居民小区成立5个物业纠纷调解室。2017年指导物业公司成立物业协会,构建行业调解平台。同时协调区司法局派人民调解员进驻物业纠纷调解室,极大促进了物业公司与业主矛盾纠纷的诉讼外自行化解。 2022年,共受理案件482件,调解成功228件,调解成功率47.3%,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14.14天;推动建设在线调解平台,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认证本院特邀调解员11人,特邀调解组织9家,全面开展在线调解工作,打通线下线上多种调解渠道。有效节约群众时间成本近10万小时,节省诉讼费50余万元。
海南区人民法院以“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的“4年涉案11万,8起纠纷1日清”系列供热纠纷案件,被海南区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予以发布,被民主与法制报、人民法院报、内蒙古政法、内蒙古高院等34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动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理念更新升级,有效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奋力实践“123齐步走”的北方海南解纷模式。 本文来源:中国公益在线责任编辑:佚名 |
最新内容
- 执法途中伸援手 温情举动暖人心
- 传承非遗技艺 共绘漆扇风雅
- “暖心陪伴 关爱同行” 公益创投大赛在央塔克乡刀郎家园村举办
- 跨越千里的温暖传递! 日照东港志愿者助游客寻回遗失包
- “党建+”加出社区治理融合新图景
- “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
- 从银行职员到公益“大管家”:他把16年青春写成了潍坊的温暖注脚
- “传承红色基因,少年家国同行 胜利东街社区举办青少年红色观影活动
- 便民服务零距离 欢声笑语满社区
- “锦绣城 幸福家”书香润心田——优秀领读者引领亲子阅读新风尚
- 慰问抗战老兵,光荣传统的新时代传承
- 学者陶凯龙被辽宁佐胜律师事务所聘为公关舆情顾问
- 中国诗歌春晚诗韵山西“我爱你中国”百人诵读巡演成功举办
- 致敬守护者 郭明义爱心团队福全团队举行“建军节”慰问活动
- 晋城一个“90后”女书记! 带领闯出致富“新路子”…
- 传承非遗物质文化 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 柳丝木毕业季 公益:每人2000元生活补贴,为超百名毕业生撑起缓冲伞
- 稳健医疗携手饿了么启动“城市守护者”计划 为20万外卖骑手筑牢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