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京作家具非遗文化”继承创新推进大会在雄县召开
中国县域频道雄安讯(代记芬) 2023年2月3日,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在雄县铭钏湾召开了雄安“京作家具非遗文化”继承创新推进大会。大会的宗旨是传承工匠精神和京作文化。大会由中华木工委赵夫瀛主任和中国宫廷家具研究会执行会长袁剑君具体指导。赵夫瀛主任和袁剑君会长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的工作,为推进雄安京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并表示将给予雄安京作文化大力支持。
雄县民政局副局长韩亚辉、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法成、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秘书长张贺琪分别发言。
会上,雄安新区夏春华京作家具制作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京作非遗文化”传承先进单位和“京作非遗文化”研学基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木工技术显得又脏又累。目前,年轻人少有人问津,传统手工木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因此,召开此次大会意义显得更大。
雄县京作文化的起源,与中国紫檀博物馆有着密切的关系。1977年,慧眼识珠的陈丽华女士发现了雄县来京从事古旧家具修复为业的董法堂师傅,并邀其合作。从此,董法堂便在紫檀博物馆工作。2003年,董法堂因身体原因从紫檀博物馆离任回乡,直至病逝,期间一直享受紫檀博物馆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补贴。 雄县三代木工世家的董法堂,在紫檀博物馆工作20多年间,先后推荐介绍了雄县100多名木工师傅到紫檀博物馆工作。这些木工师傅见证了紫檀博物馆的发展壮大,为紫檀博物馆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们也在紫檀博物馆这个木作大学堂里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技能,甚至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成为了红木家具产业的骨干力量。他们从传统手工发展到今,是明清造办处的缩影,是建国以来第一批明清古典家具的仿造工匠,凝聚了华夏民族智慧,是雄安的骄傲。当年,紫檀博物馆的许多重要项目,都有雄县匠师的身影,比如紫檀木微缩景观《故宫角楼》《千秋亭》、《万春亭》等,董法堂任组长,夏春华为领班,另有12名雄县师傅参与,共同完成。该作品面世后受到各界好评,也成为了紫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把雄县在紫檀博物馆工作过的木工师傅,收录名下,把他们身怀的绝技、绝活建档造册,并记录了他们的从艺生涯。 本文来源:中国公益在线责任编辑:佚名 |
下一篇:太原:智能手机课堂 智享银龄生活
最新内容
- 执法途中伸援手 温情举动暖人心
- 传承非遗技艺 共绘漆扇风雅
- “暖心陪伴 关爱同行” 公益创投大赛在央塔克乡刀郎家园村举办
- 跨越千里的温暖传递! 日照东港志愿者助游客寻回遗失包
- “党建+”加出社区治理融合新图景
- “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
- 从银行职员到公益“大管家”:他把16年青春写成了潍坊的温暖注脚
- “传承红色基因,少年家国同行 胜利东街社区举办青少年红色观影活动
- 便民服务零距离 欢声笑语满社区
- “锦绣城 幸福家”书香润心田——优秀领读者引领亲子阅读新风尚
- 慰问抗战老兵,光荣传统的新时代传承
- 学者陶凯龙被辽宁佐胜律师事务所聘为公关舆情顾问
- 中国诗歌春晚诗韵山西“我爱你中国”百人诵读巡演成功举办
- 致敬守护者 郭明义爱心团队福全团队举行“建军节”慰问活动
- 晋城一个“90后”女书记! 带领闯出致富“新路子”…
- 传承非遗物质文化 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 柳丝木毕业季 公益:每人2000元生活补贴,为超百名毕业生撑起缓冲伞
- 稳健医疗携手饿了么启动“城市守护者”计划 为20万外卖骑手筑牢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