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京作家具非遗文化”继承创新推进大会在雄县召开
中国县域频道雄安讯(代记芬) 2023年2月3日,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在雄县铭钏湾召开了雄安“京作家具非遗文化”继承创新推进大会。大会的宗旨是传承工匠精神和京作文化。大会由中华木工委赵夫瀛主任和中国宫廷家具研究会执行会长袁剑君具体指导。赵夫瀛主任和袁剑君会长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的工作,为推进雄安京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并表示将给予雄安京作文化大力支持。
雄县民政局副局长韩亚辉、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法成、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秘书长张贺琪分别发言。
会上,雄安新区夏春华京作家具制作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京作非遗文化”传承先进单位和“京作非遗文化”研学基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木工技术显得又脏又累。目前,年轻人少有人问津,传统手工木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因此,召开此次大会意义显得更大。
雄县京作文化的起源,与中国紫檀博物馆有着密切的关系。1977年,慧眼识珠的陈丽华女士发现了雄县来京从事古旧家具修复为业的董法堂师傅,并邀其合作。从此,董法堂便在紫檀博物馆工作。2003年,董法堂因身体原因从紫檀博物馆离任回乡,直至病逝,期间一直享受紫檀博物馆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补贴。 雄县三代木工世家的董法堂,在紫檀博物馆工作20多年间,先后推荐介绍了雄县100多名木工师傅到紫檀博物馆工作。这些木工师傅见证了紫檀博物馆的发展壮大,为紫檀博物馆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们也在紫檀博物馆这个木作大学堂里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技能,甚至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成为了红木家具产业的骨干力量。他们从传统手工发展到今,是明清造办处的缩影,是建国以来第一批明清古典家具的仿造工匠,凝聚了华夏民族智慧,是雄安的骄傲。当年,紫檀博物馆的许多重要项目,都有雄县匠师的身影,比如紫檀木微缩景观《故宫角楼》《千秋亭》、《万春亭》等,董法堂任组长,夏春华为领班,另有12名雄县师傅参与,共同完成。该作品面世后受到各界好评,也成为了紫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雄县红木茶文化协会,把雄县在紫檀博物馆工作过的木工师傅,收录名下,把他们身怀的绝技、绝活建档造册,并记录了他们的从艺生涯。 本文来源:中国公益在线责任编辑:佚名 |
下一篇:太原:智能手机课堂 智享银龄生活
最新内容
- “中 华 慈 善 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慈善宣传活动简报
- “助力开学季——温暖护航新征程”慈善捐赠活动简报
- 2025中国(深圳)特产之乡博览会将举办
-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华北油田关工委任丘九实小联合举办冀中抗战纪念展
- 胜利东街社区组织集中观看九三阅兵式
- 关于网络发布【原平一搅拌站涉嫌环境污染,废旧轮胎、剩余混凝土随意堆放引关注】的舆情
- 佳木斯市东风区工商联组织集中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大会
- 山西祁县志愿服务组织收看阅兵仪式
- 观阅兵忆峥嵘 赏童画承初心
- 九三阅兵震撼来袭,阳光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齐聚观礼,凝聚奋进力量
- 观9.3阅兵展磅礴气势 社区工作人员激扬奋进力量
- 中国人民在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感
- 剪纸话七夕 新风润民心——山西祁县以非遗技艺助推移风易俗
- 戎耀初心映山河 薪火相传致荣光
- 滨东社区开展“夏日迷彩小英雄”公益摄影活动, 为儿童留下迷彩童年
- 为爱前行,爱心助学 点亮希望之光——辽宁省大石桥市莲花兄弟联
- 苍溪:人社服务“百分百” 民生答卷“实打实”
- 朝天区:技能培训赋能 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