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教育创新 天台乡村学校奏响“跨学科协奏曲”
日前,由天台县石梁学校的学生们完全自主创作词曲、演唱并制作的歌曲《有趣国度》在网易云音乐上线,评论区涌现出不乏包括“词真 情趣”的赞美,这是学生们在完成“音乐点亮童年”课程学习后的作品。除了石梁学校,天台县龙溪学校的学生们同样正在展开这场以音乐为纽带的跨学科教育实验。这两所乡村学校以教育部2022年新课标为指引,借力科技赋能,探索出“乡土资源+数字技术+素养培育”的跨学科育人体系。 2022年,教育部新课标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列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创新路径,明确要求“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实践导向。然而,对于天台县龙溪学校、石梁学校等乡村学校而言,师资薄弱、硬件短缺等问题曾制约跨学科教学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读懂科技与杭州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共同孵化了“音乐点亮童年”课程,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内容进行跨学科整合,把诗歌创作、自然探索、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出一套可复制的乡村教育新范式。 在同学们为期16周的学习过程中,由读懂科技自主研发的AI评价系统,还通过轻量化采集学生在协作编曲、户外采风中的过程性数据,生成涵盖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维度的素养画像,帮助乡村学校的教师更好的发现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创造力、领导力以及思辨能力。 借由“音乐点亮童年”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读懂科技联合宋庆龄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为天台县石梁学校和龙溪学校建设智慧教室,使得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和学生多元评价的数据采集有了更好的数字化环境和工具,进一步打破了资源壁垒。天台县石梁学校校长王影感慨:“过去总认为跨学科是高配学校的专利,如今我们用山间的鸟鸣、孩子的诗作和云端技术,同样奏响了教育创新的乐章。” 这场教育实验的社会价值远超课堂边界。通过这种“轻量化技术+在地化内容”模式,乡村孩子得以同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教师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专业能力迭代,形成内生发展力。从山间童谣到云端交响,天台两所乡村学校的实践证明,当科技的温度遇见教育的初心,最朴素的资源也能孕育无限可能。这里的故事,正为全国乡村教育革新提供一份充满诗意的参考答案。 本文来源:互联网责任编辑: |
最新内容
- 守护童心·智慧成长:创新公益项目多维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 远景学院师生走进泰安市社会福利院开展音乐治疗特色课堂
- 青春接力传薪火,实践深耕育新苗
- 杭师大 “针语纾痛” 团队走进三甲医院:聆听患者声音,传播电针知识
- “阳光相伴,奋进不止”活动
- 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儒师教育开展英语支教活动
- 吉首大学“罗盛教”志愿服务队:解读矮寨文旅密码,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 “毅行永和”实践团:数智非遗润童心 访民宣传助振兴
- 小红花社会实践队赴双港镇中心学校调研纪实
- 退休欢送寄深情 暑期部署明方向——兴山县高桥乡2025年春季教育工作圆满收官
- 凯德希望基金:以善筑梦让希望生长,织就希望之光
- ZF LIFETEC亚太举办儿童道路安全培训暨暑假班开班仪式
- 凝聚青春力量 共赴榜样新程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度盛典
- 助力大学生就业 高途公益基金会携手中山大学推出“青云梯”大学生就业公益计划
- 城市生存挑战 盘锦弘毅中学7年级学生综评“飒”“飒”“飒”
- 兴山县高桥乡开展校园安全卫生检查 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 普华永道残健融合开放日,点亮残障大学生的职场启航灯
- 用爱持续浇灌边疆教育,2025红顶公益走进新疆齐格尔台小学